<code id="p8fb9"></code>
    1. <th id="p8fb9"></th>
        <strike id="p8fb9"></strike>
        <th id="p8fb9"><video id="p8fb9"></video></th>
          <th id="p8fb9"></th>

          簡體中文 | English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資訊>行業新聞
          • 行業新聞

          霍爾元件是否可以取代干簧管的地位?

          人氣: | 時間:2018/12/29 14:07:38 | 關閉

            一、什么是干簧管?

            干簧管也稱舌簧管或磁簧開關,是一種磁敏的特殊開關,是干簧管繼電器和接近開關的主要部件。干簧管通常由兩個軟磁性材料制成的,無磁時斷開的金屬簧片觸點,有的還有第三個作為常閉觸點的簧片。這些簧片觸點被封裝在充有惰性氣體(如氮、氦等)或真空的玻璃管里,玻璃管內平行封裝的簧片頂端重疊,并留有一定間隙或相互接觸以構成開關的常開或常閉觸點。

            干簧管的工作原理也非常簡單,當永久磁鐵靠近干簧管或繞在干簧管上的線圈通電形成的磁場使簧片磁化時,簧片的觸點部分就會被磁力吸引,當吸引力大于簧片的彈力時,常開接點就會吸和,當磁力減小到一定程度時,接點被簧片的彈力打開。

            二、什么是霍爾元件?

            霍爾元件是應用霍爾效應的半導體,是一種基于霍爾效應的磁傳感器,用它們可以檢測磁場及其變化,可在各種與磁場有關的場合中使用。當磁力線垂直穿過通電半導體平面時,在半導體與電流平行的兩個端面上將形成感應電壓,感應電壓的大小和電流及磁場強度成正比。此電壓信號經過放大等處理后,即能用于對其他電路的控制作用。

            三、霍爾元件可以替代干簧管嗎?

            隨著傳感器技術的發展,霍爾效應傳感器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多應用于電流檢測,速度檢測,位置檢測,磁檢測等,并有逐漸取代干簧管之勢。在應用中,是選擇干簧管還是霍爾效應傳感器,我們在此對它們做些比較。

            干簧管為機械式的磁敏開關,無源器件。其工作原理是磁場化其簧片,使其開啟與關斷達到開關的效果。但由于是接觸式的開關,其工作壽命有限制,而且運輸、安裝過程中易損壞。干簧管的觸點和簧片是相當小而精致的,所以它們難以承受高壓或大電流。電流過大時,簧片會因過熱失去彈性。即開關容量小,接點易產生抖動以及接點接觸電阻大。由于磁簧開關是相當脆弱的,如果引出線焊接到較厚器件上,很容易破損玻璃和密封件。如果需要彎曲引出線,需要恰當選擇引出線的彎曲點。

            霍爾元件為電子式的磁敏器件,有源器件。其輸出形式有開關型和線性。利用磁場和霍爾效應達到無接觸式控制的目的。由于霍爾元件本身是一顆芯片,其工作壽命理論上無限制。且霍爾開關器件無接觸點、無磨損、輸出波形清晰、無抖動、無回跳、位置重復精度高,采用了各種補償和保護措施。

            干簧管傳感器簧片輕而短,采用的是機械結構,有固有頻率,不能將干簧管用于比其固有諧振頻率以上的場合。當干簧管從30cm以上的高度跌落到硬地面(表面)時,其電氣特性(啟動、釋放等狀態)可能被改變。而霍爾效應傳感器則不會受到影響,工作更加可靠。

            綜上所述,霍爾元件可以取代干簧管。


          如果您喜歡就請分享到 0
           
             熱線電話
             13662251750